石墙青瓦的别墅,修砌齐整的梯田,潺潺流淌的溪水,色彩艳丽的花卉,电瓶观光车一趟接着一趟,穿梭在村前的柏油路上……走进灵丘县红石塄乡下车河村,人们无不被眼前的景致深深吸引。大家也许不会想到,多年前,这里曾是一个靠天吃饭、收益无几的贫困村庄。
让人羡慕的改观,得益于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也离不开村庄的领头雁王春。当过煤矿工人的他,曾把改变村庄落后面貌作为最迫切的愿望。1997年,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担子。那时候,全村都是土坯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山好水好留不住人,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
“咱是车河人的儿子,看着乡村的落后样子实在揪心,不带领村庄富起来,这辈子也不能安心。”王春暗下决心。
2013年,灵丘县把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战略目标。王春感到机会来了,他一趟趟往外跑,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很快引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把首批有机农业项目及田园综合体建设工程争取下来。之后,村“两委”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组织相邻的上车河、下车河两个行政村78户182位村民(包括32户7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联合成立了“道自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有机种养业、旅游观光业。由此,村民能够获得土地流转、务工、旅游、盈余分红等多项收入,开始走上富裕之路。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王春和村民们的精心劳作下,下车河村的荒山、荒地、荒坡、荒滩,逐渐成为有机种植、养殖的试验田,鸡蛋、小米等41种农副产品先后获得有机认证,吸引了灵丘县城乃至大同、北京等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大家在品尝有机蛋奶肉、有机蔬菜的同时,还能呼吸纯净的空气,品尝甘甜的泉水,享受世外桃源般的慢生活。
在上级部门和企业支持下,村里先后建成两层结构共130平方米的新型农居93套(包括二期安置房28套),逐步建起了会展中心、接待中心、民俗博物馆、生态餐馆,新建和整修道路13公里,新修多处水利设施和桥梁,还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铺设天然气管道13公里。过去“院荒芜”“房破烂”,变成今天的“山水绿”“村整齐”,下车河村成为山水特色乡村的缩影。
为村民们盖起的新民居,一层村民自住,二层可以作为接待游客的民俗客栈。这样,村民在土地流转、到公司上班挣工资的同时,还能通过经营客栈增加收入。王春告诉记者:“仅接待住宿和餐饮服务两项,每个村民就可年均增收上千元。”
现在下车河村,随便打开镜头,取景框里全是美景,山青水绿,屋舍俨然,宁静而不失热闹,和谐相伴着富足,好一片宜居宜业的山水田园。有机和生态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引来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机农业实践者。自2014年开始,这里连续举办九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让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变成了国际性专业会议的举办地。2015年,下车河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2017年,村里建成了集丛林拓展、探险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梦幽谷”景区和冰雪世界项目,填补了灵丘及周边区域冬季休闲旅游的空白。2019年起,村里接待游客数量每年超8万人次,盈利25万余元。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25万元。
越来越多的村民返回下车河,开始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如今,在王书记带领下村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大伙儿不出门就有活儿干、能分红,收入比外出打工高多了。”村民李占魁说。
因为成绩卓著,王春先后获得大同市“劳动模范”,灵丘县“优秀共产党员”、“四争一树”先进个人、“农业战线模范个人”。今年,他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即将赴京参加盛会。
王春向记者表示:“感谢时代的回馈,感谢组织的信任。我将认真履职,继续努力,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一心,紧跟党中央的步伐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村集体的创富能力,让好山水变成乡亲们的好生活。”(记者 贺锴)
分享到: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干部群众强烈反响
央视网  10-30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