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我心中征文丨获奖作品】散文类 村庄的回音

  • 发布时间:08-03 17:52
  • 新闻来源:忻州广播电视网
  • 责任编辑:张晋荣

    村庄的回音,从贫瘠的山梁开始,到层层梯田沃野葱茏回应;从泥泞不堪坑洼不平的土路开始,到平坦硬化宽宽敞敞的大道回应;从破衣烂衫灰黑单一的穿着开始,到丝涤飘逸色彩缤纷的打扮回应;从死气沉沉少声缺响的冷落开始,到歌舞升平丝竹缭绕的热闹回应……一声声响,一阵阵亮,不觉已是百年风尘,百年巨变。村庄啊,你是父辈肩扛背驮的艰涩,更是儿孙光宗耀祖的荣光。从村庄出发的脚步,铿锵有力,从村庄亮起的回音,掷地有声。

    村庄名叫“刘家庄”,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村庄很美,很干净。街道上有清洁员在打扫。路旁垂柳依依,紫槐飘香,红花朵朵,绿草青青。长条座椅上,人们拉长了音调,海侃哪家的小酒醇香,哪里的猪肉肥肠。

    时代在发展,村庄在巨变,党的惠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这里人人安居乐业,个个喜气洋洋。

    中街的那个折尺形的拐角处,是一个开阔地。靠南的房屋旁,有一片杨树林。枝条恣意滋长成一片片浓荫,供人们在树下乘凉歇脚。小树林的西边,有一个辘辘井,圆圆的井口,清澈的井水。长长的木轴上有摇把,有绕成一圈圈的粗粗的绳子,绳子上有能锁住铁桶的钩子。井水供养着三十多户人家的吃水。父亲的扁担颤颤悠悠地晃在肩头,一次次挑着水要走上那个斜坡,斜坡的土路被雨水冲刷成一道道小沟,坑坑洼洼,凸凹不平,填平了,一下雨又恢复成原样。就这样走过了一天天。

    妈妈呢?则是跟婶子大娘们在小树林的阴凉处,做着永远做不完的针线活,说着永远说不完的知心话。

    这个聚集地,人们挑拣平整的石头放一排,再垫个垫子,就成了安然的座椅。摊开冬天里穿过的一家老小的棉衣棉裤拆呀、洗呀,再展开春天的夹袄夹裤缝呀、补呀。那时的妈妈们都是巧手,全家老小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一个人裁剪缝制,日里夜里飞针走线,都要依着时令穿在身上,妈妈们每天里忙得不可开交。

    辘辘井旁,婶子大娘扯着大嗓门,说着家长里短。日子平淡而简单,悠闲也自在。

    时光在流逝,光阴在荏苒。辘辘井这一天被永远地盖上了,人们用大石板,盖了个严严实实。绳索、摇把等被收拾起来,成了历史的记忆。村干部领导各家各户在村里街道上大挖通道,埋好管道,在村外的高台上挖好深井,清凌凌的自来水通在了家家户户。取水做饭、洗衣服、浇菜园,只要轻轻拨开水龙头,就全部搞定。父亲的扁担搁置在高处的角落里,无人问津。妈妈也拾掇起针线包,抬起老腿四处走走,到处转转。

    斜坡不见了往日的泥泞坑洼,村里的街道一律水泥硬化,平坦的路面上,飞起了电动车、小轿车。儿子开着宝马,带着老妈老爸,带着媳妇儿女,去到海边看海,去到桂林观景,一切的一切,想到就可以做到。

    村公所的高音喇叭里放着或舒缓或激昂的音乐,广场舞的场地在村庄的四面铺开。录个视频放快手,立马亮相全国各地。人们在扭,在跳,伸臂踢腿间,心灵在净化,心情在飞扬。

    村人富了,村庄的回音更响了。这回音,是秋天里家家户户玉米堆成的小山;这回音,是南坡上硕大的果实,一串串,一枝枝挤满枝头的甘甜;这回音,是饭桌上的丰盛,是菜篮子里的丰满,是时尚裙裾飘逸起来洒脱,是口红细眉描摹出来的高靓,是说走就走的诗和远方,是轻盈走秀的自信满满。

    这回音,是笑出来的开心,是忙出来的富庶,是叠加的丰腴,是递增的盈实,是明明亮亮的昭示,是清清爽爽的摆谱,会更响,会更亮!

    作者简介:刘桂桥,山西省作协会员,忻州市忻府区奇村中学语文教师。一直喜欢写作,诸多文章散见于《辽河》《五台山》《作文周刊》《忻州文化》《山西家庭报》《忻州日报》《忻府报》《蒲公英文学报》《教育周刊》等报刊杂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党在我心中征文丨获奖作品】诗歌类 党在我心中——再寻五台红色根据地有感

【党在我心中征文丨获奖作品】诗歌类 党在我心中——再寻五台红色根据地有感

忻州广播电视网  08-01 10:53


党在我心中征文大赛

党在我心中征文大赛

忻州广播电视网  07-31 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