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云顶对话》独家对话雷军:创业30年,如何不断穿越周期
“做一家伟大的公司”,是雷军18岁就树立,并始终为之奋斗的目标。那么小米走到今天这一步,它到底离“伟大的公司”还有多远?9月16日,央视网财经纪实访谈节目《云顶对话》又迎来了重磅嘉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主持人周运作为“云顶观察员”将对话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挖掘其为成就“伟大公司”的梦想,不断自我革新、持续突破的韧性故事。历经创业30年的沉浮摔打,不断穿越多个产业周期,雷军究竟有着怎样的创业思考?
从《硅谷之火》到《小米创业思考》
30年创业浮沉,看雷军总结教训与心得
1987年,年仅18岁的雷军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在图书馆里,被一本《硅谷之火》点燃了,埋下了“做一家伟大的公司”的种子;1992年,22岁的雷军作为第六名员工加入金山;1999年,雷军创办卓越网,追赶互联网浪潮,并很快做到中国B2C电商第一;2007年,雷军辞去CEO职务离开金山,开始做天使投资;2010年,40岁的雷军重新出发,创办小米……
回望过去,从个人计算机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从移动互联网到智能汽车浪潮,每一次科技迭代,雷军都是亲历者。如同很多创业者一样,雷军经历过很多高光时刻,感受过光辉岁月的垂青,但同时也穿越过多个低谷,多次与席卷而来的浪潮擦肩而过。一路走来,究竟是怎样的热情与动力让雷军永不止步,一次次投身新的创业浪潮?
在被《硅谷之火》深深影响多年后,雷军出版了一本对他而言意义重大,同时也影响着很多人的书——《小米创业思考》。节目中,提及这本书的问世过程,雷军表示,2020年恰逢小米十周年,自己带着员工做了半年的深入复盘和总结,“总结完以后我就做了一个PPT,给同事们讲了两个小时。讲完以后,大家觉得收获很大,说要不这些内容整理成一本书。”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究竟是什么让雷军“写着写着就发现写不下去”了?对于这本拥有如此朴实名字的书,雷军又赋予了它怎样的意义?
节目中,周运还采访了Redmi市场经理张宇以及“米粉”吴向宇和张航。对于这群热爱着小米的人来说,《小米创业思考》特别坦诚,“完完全全把小米这12年来走过的路、趟过的坑,甚至揭开伤疤,一条一条都展示给大家看”。那么《小米创业思考》展现了雷军和小米怎样的价值观?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电动汽车
雷军谈“性价比”与“高端”如何共生,以及最后一次创业
在回顾小米创业12年的历程时,雷军坦承确实遇到了一些误解,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小米提出的“性价比”概念。这是小米为自己打造的标签,也是小米向当时泛滥的山寨机和昂贵的外资品牌,发出的挑战宣言。但伴随着对手的不停诋毁与抹黑,小米的“性价比”被拿来与“便宜”、“低价”相提并论。对此,雷军反驳道:“我觉得‘性价比’是商业圣经,是每一个公司竞争的法宝。”在2010年创办初期,小米就有一个巨大的想法——发起工业界的效率革命,让“性价比”的概念切实落地,改变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印象。
小米手机的诞生,几乎带来了国产手机的集体崛起,让中国制造逐步走进了世界的视野中。但是,当中国制造的制造红利、市场红利、供应链红利释放了以后,中国品牌也努力朝着“高端”之路迈进。这时,小米还能保持住“性价比”吗?这是周运在采访中向雷军抛出的一个问题,也是小米如今被问最多的一个问题。对此,雷军在节目中如何回应?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小米去做出颠覆行业的举动?
2021年,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再次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这一回我决定了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深知做出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究竟是什么让雷军萌生了“造车”的想法,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他又是如何理解自己提出的那个“风口上的猪”?
对话时代标志,记录思考丰度。《云顶对话》将以节目的物理高度、央媒的国家高度、人物的思想高度,共同探索新场景,突破新风格,开启新话题,启迪新思考,在字里行间和光影世界里,刻画时代张力下的参差多态,传递有丰度的“云”端思想,勾勒当今中国社会隐而未现的生命轮廓。9月16日,锁定央视网财经出品《云顶对话》,看周运独家对话雷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