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大灾难采访之道——此处“无声”胜有声
新闻采访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一个富有经验的采访者,必须广泛了解心理学的知识,能够适应采访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采访策略,以变应变。就特大灾难的采访活动而言,更是一项高智商的劳动,需要采访者具有丰富的采访心理经验,以应对各种特殊的采访对象。
凤凰卫视记者陈晓楠在北川中学临时授课点采访时,曾触及到孩子们的心灵伤痛。这位记者在灾区日记中予以了反省:“是啊,我该问吗?我怎么能问出口?”在她看来,问出那个世上最残忍地震问题:“地震的时候你在哪里?”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开启生命最黑暗的回忆。
的确,汶川特大地震采访,无论是采访的事件还是对象,均与以往的采访有很大的区别。常规的采访技巧,已经很难适用,客观上要求采访主体自觉地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为被采访对象考虑:如果是自己的家人危在旦夕,需要保持有限的精力;如果救援者争分夺秒抢救的是自己的家人,我们还会忍心占用宝贵的时间,让死神威胁他们吗?这显然是需要现场记者必须时刻扪心自问的。
如何做好特大灾难事件的采访,成为业界和学界探讨的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话题。笔者的建议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当是这类采访的首要原则。采访中的“此处无声胜有声”,并非取消记者的提问权,更不是用哑语来采访和报道,而是尽可能做到惜言如金,用最少的提问,捕捉最多有报道价值的信息。
(一)用眼睛采访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交际的工具。聪明的眼睛会说话,聪明的记者当然也要善于用眼睛采访。“记者只有在现场中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不断发现更多的新闻事物,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去挖掘事实所蕴含的更深的新闻价值,才会写出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新闻作品。”
地震灾区的采访,记者不是主角,采访活动应尽可能克制。此时的记者,可以当旁观者,可以适当地以提问的形式采访,但要用眼睛观察,以自己发现事实为主,而不是问出事实。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问”只是医生“采访”的四种方法之一,问排在第三,足以证明问不是最关键更不是获取信息的惟一途径。记者的提问,同样是采访的一个环节。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离不开记者的观察。我国名记者之一的纪希晨先生也说过:“在许多场合下,连口问、耳朵听都闹不清楚的东西,许多说不清楚、听不明白的问题,到现场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学会用眼睛采访,需要记者细心观察,用自己的眼见向外界报道。即便是对声音要求较高的广播电视媒体,其记者的采访也要尽可能使用自己,然后再用自己的嘴巴来报道。对广播电视记者而言,此处的“无声”胜有声,主要指直接提问的最小化。
(二)用肢体语言采访
按照勒温(K·Lewin)心理动力场的观点,人的行为是遵循B=f(P·E)公式进行的。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环境在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记者在进行采访时,有必要主动地对采访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完善,通过这种无声语言来消除被访者紧张抗拒的心理,同时也体现对被访者的尊重。”
无声语言采访,除眼睛外,还有肢体语言的采访。许多时候,记者的一个肢体动作,譬如点头、微笑,鼓励的眼神,等等,对被采访对象来说,同样是一种提问。肢体语言采访,在常规采访中居次要地位,而在非常规采访中(如特大地震的现场采访)则可能跃居主要地位。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含表情语言),对采访对象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效果。
相对于有声采访,肢体语言的采访,具有更多的细微性。比如,报道一个体质极度虚弱、正在接受治疗的伤员,记者的一系列肢体语言,既可以抚慰伤者,又能够赢得观众的好感。观众看电视,未必一定要听到太多的同期声,记者的解说和主持人的话语,以及专家的分析,都可以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现场同期声,能采集到当然更好,不能采集到或者不适宜采集,并不会对电视直播造成太多的缺憾。相反,靠牺牲他人利益获取的同期声,才是最昂贵的信息。
新闻采访也要恪守人文关怀精神,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亦即,“对采访对象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体现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同情。做到这一点,尽量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采访原则,少留遗憾给历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