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太原,抢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机遇,积聚力量向北谋兴,向东寻机,正迎来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
丰饶多姿的三晋大地,一座座欣欣向荣的城市,一个个生机勃勃的乡村,在大力推进城乡协调中,不断增添发展新动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协调发展——这一闪耀着中国传统智慧光芒的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之一,是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的内在要求。
第三集:协调·内生特点
详情请点击视频
↓↓↓
再赶考 新担当 |《协调·内生特点》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忻高铁,2022年内开工,2027年3月底建成通车,它一头连着雄安,连着中国的千年大计;另一头连着忻州西站,连着山西融入京津冀,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中寻求发展的更大空间。
东出太行天地新,伴随着雄忻高铁奔驰而来,山西和北京、河北三地将更紧密地串联起来,从忻州到雄安乘坐高铁仅需1小时,从太原到北京乘坐高铁仅需1.5个小时。雄忻高铁将促进我省中部城市群建设,进一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交通优势也将转化为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和产业流,成为全方位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下好全省高质量发展这一盘大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2021年,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这是山西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机遇。
聚焦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结合省情实际,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
左右滑动了解“一群两区三圈”
“一群”,即建设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山西中部其他四市协同发展,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两区”,即打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南北引擎。立足融入京津冀的目标定位,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作耦合、重点项目聚链成群,突出先进制造业定位,打造全国知名新材料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排头兵作用,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开展先行先试,加速动能转换。
“三圈”,即建设晋北、晋南、晋东南三个高质量城镇圈,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向内提升凝聚力,向外拓展影响力。
重点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加快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是山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南起太原古交、北至忻州繁峙,涉及太原、忻州12县(市、区),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到全省的1/9和1/7。
“一核双轴多组团”,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正在以省会城市太原为核心,以雄忻高铁、108国道为双轴,带动忻州、太原与雄安新区相向发展。
忻州和省会太原中间,有一座古镇,名为大盂。今年,这座沉寂的古镇突然热闹起来。
这里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点项目——太原科创驱动中心项目的施工现场,尽管距离工程建设完成的最后时限只剩两周的时间。但精确,依然是第一标准。
▍牛彬 太原科创驱动中心项目负责人
“咱们这个太原科创驱动中心,建成后是要引进全国的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科研成果的展示展览,承接产业孵化的。所以我们要用科研的精神来做好建设工作。”
太原科创驱动中心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大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核心区——大盂产业新城,即将正式亮相。
着力践行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构建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尊重自然格局,传承历史文脉,体现现代特色,打造“锦绣太原城”的窗口新城;重点建设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和物流枢纽、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引擎新城。
大盂,千年古镇,产业新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破茧重生。
▍梁峰 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太原区运营中心综合保障部负责人
“目前,大盂产业新城在谈项目有宁德时代、深圳惠科、太重、通泽重工,这批项目都属于千亿级产业项目,随着项目的落地,将会为大盂产业新城的发展注入极大活力。”
一子落,满盘活。新兴产业纷至沓来。
这里是位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的太忻数据流量谷,一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高地正拔地而起。在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山西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动数字转型,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抢答题。
▍张杰 太忻数据流量谷运营公司负责人
“我们太忻数据流量谷现在引进了华为、百度、时光轴、祥睿能源等企业24家,目前已注册的有50家企业,对接的有100多家,我们将在2025年,引进1000家企业,营业额达300亿元。”
▲山西研发生产的TG800宇航级碳纤维复合材料,让中国实现自主研发雪车“零”的突破,助力中国选手在北京冬奥会上摘下历史上第一枚钢架雪车奖牌。
▲两条2000吨的生产线和一条试验线正待建设,预计到“十四五”末,山西钢科碳材料将实现年产6000吨高端碳纤维,远期目标将达到万吨产能。国内领先的高端碳纤维产业基地正强势崛起。
▲小小笔尖钢,书写着中国制造业打破国外垄断的努力和成绩,加工方山西博瑞泰精线科技有限公司正快马加鞭地推进生产。
▍赵戎 山西博瑞泰精线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我们笔尖钢的原料成品丝的生产,就是在我们厂完成的。从2017年开始到现在,销售量都在逐步递增,每年都以百分之十五的增长率在增长,现在我们一年的总产量是3000吨到4000吨,总产值是7000万元左右。”
世界领先的先进金属材料基地正拔节生长。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还将建成全国一流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延伸打造新材料特色产业链条。
到2025年,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预计达到25%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左右,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2022年7月4日,太原到忻州的“太忻号”城际列车开通,单程29分钟,太原、忻州“半小时经济圈”已呼之欲出。
▲这里是太原通往忻州的咽喉要道——石岭关。现在,石岭关作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起航标志性工程太忻大道太原段和忻州段的交会处,正在打造成为山西对外开放重要走廊上的关键节点。
从“一张白纸”到“百里画卷”,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正不断“蝶变”,蓄势待飞。
再赶考 新担当 |《协调·内生特点》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
2017年2月,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正式挂牌,成为山西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
四个月后,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指出要用好这一机遇,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亲切关怀转化为无穷动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给山西带来了无限机遇。
这里是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一个破解生命奥秘的地方。此时此刻,17型胶原蛋白的技术攻关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不久前,17型胶原蛋白中3万多个氨基酸序列的候选样本被送到中科院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初步筛选,筛选过后的80多个样本被送回了这里,其中只有一个是锦波生物团队想要找寻的答案。
17型胶原蛋白的功能是帮助人体毛发生长。
▍于玉凤 锦波生物功能蛋白研究院技术负责人
“科研成果通过产业转化让我们在行业内享有绝对的议价权,专业红利期产生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反哺科研形成良好的商业闭环。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产业上游科研、中游原材料、下游终端产品的制造销售,全产业链的布局。”
秉承着只原创、不跟随、不扎堆的科研理念,坚持新材料0-1的突破,锦波生物已经完成90%以上人体胶原蛋白“底层技术”,是目前全球人胶原蛋白原子结构解析最多的企业,中国成为国际首个实现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化的国家。
2022年9月14日,全球首个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园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迎来试投产,仅一期项目投产后,全年产量可达300万支。
2021年,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的421亿元增长到861.5亿元,经济总量实现翻一番。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6%,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1.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已经形成电子信息、合成生物、新能源及现代服务业四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高端装备、半导体、现代医药、新材料、通用航空等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激发出发展的巨大能量,在驱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崛起的同时,辐射带动晋南、晋东南等区域快速发展。
工作、生活在综改区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李文彪开启了自己的“网红事业”,如今,拥有着十几万粉丝的“太榆路黑哥”,已经成了综改区周边服务千家万户的资讯播报员,流量转化为收入,改变着一个小家的经济状况。
“太榆路黑哥”走红的背后,是每天都穿梭在太原榆次两地“综改人”的“双城故事”,也是作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南引擎的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充分发挥牵引、辐射、带动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在向此处集聚的生动体现。
再赶考 新担当 |《协调·内生特点》
【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如果把全省区域布局比作棋盘,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就是其中关键一子,而“一群两区三圈”,则是我们为提升山西区域竞争力精心谋划的“大棋局”。山西中部城市群是核心抓手,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19个城市群之一。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是我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机遇。
山西中部城市群
太原是中心龙头,以中心隆起带动其他四市协同发展。举全省之力支持太原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率先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综合实力、传承历史文脉、厚植生态本底,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
晋中重点是加快与太原融合发展,要发挥山西大学城、国家农高区优势,强化科技和人才集聚,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忻州重点是与太原和雄安新区相向发展。加快南融东进,提升基础设施和产城融合水平,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
阳泉和吕梁作为东西两翼,目标是成为“一群”的重要战略支点。
阳泉要推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先行示范,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打造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市域样板。
吕梁要统筹山区平川均衡发展,打造离柳中方、交汾文孝城镇组群,成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五个市密切联动、攥指成拳,以“高”为标、以“先”取胜,全力实施领先发展、争先崛起、率先布局、创先转型的“四先”战略,最终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城市群。
晋北城镇圈
在晋北、晋南、晋东南三地建设高质量城镇圈,同样是山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
晋北城镇圈与山西中部及京津冀、呼包鄂榆城市群内外联动,深化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
大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建设全国性交通枢纽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蒙晋冀长城金三角中心城市和对接京津冀、融入环渤海门户城市。
朔州打造右玉精神实践高地、能源革命创新高地、农牧融合发展高地,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
晋南城镇圈
晋南城镇圈与山西中部及关中平原城市群内外联动,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
临汾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
运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知名旅游强市。
晋东南城镇圈
晋东南城镇圈与山西中部及中原城市群内外联动,申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长治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
晋城建设绿色转型示范城市、能源革命领跑城市、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打造通往中原城市群和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山西在全国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正逐渐彰显。
再赶考 新担当 |《协调·内生特点》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这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协调发展,在坚持区域协调的同时,城乡协调同样重要。既要瞄着全国地图拉近与先进省份的距离,又要按照全省地图弥合城乡发展的落差。
2017年6月21日,正是沿着这条崎岖的山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考察。
五年后的这一天,刘福有和村民们再次回到赵家洼村,过去的破旧房屋只留下了村委会一间房,成为了展览馆,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2017年9月,赵家洼整村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包括刘福有在内的赵家洼村最后6户21名村民,搬到了岢岚县城里的广惠园小区,走出贫瘠,开始了新生活。
如今,和刘福有一样的山西329万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开始了新的历史性转移。
再赶考 新担当 |《协调·内生特点》
【乡村振兴】
▲每年六七月份,大同市云州区的农民们都会在凌晨4点前起床,趁着太阳出来前这段时间,抢摘黄花。
黄花要想卖个好价钱,除了辛勤和汗水,还面临着成熟周期长、需要大量空闲场地晾晒、只能在水浇地种植、价格不平稳等难题。
为了打掉致富路上“拦路虎”,政府打出了扶持黄花产业政策“组合拳”:每亩黄花补贴500元,黄花种到哪里水电路配套到哪里,政府出面从全国招聘采摘工,全区中小学操场和有硬化场地的单位暑期为黄花晾晒腾地方,给黄花上自然灾害和价格“双保险”。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首站来到大同。当时,杨旗激动地围拢上去。
▍杨旗 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黄花种植基地负责人
“总书记在我们基地说的那段话,我记忆犹新。黄花菜、大产业,这个产业真的有发展前途,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作为人民群众致富的好门路。我们大家听到黄花菜、大产业,都高兴地拍手。”
有了好政策,云州区的黄花种植走上了快车道,截至目前,大同市的黄花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6.5万亩,种植面积的加大、产量的提升,并没有让黄花的单价变低。反倒是产业化程度的提高,让今年的黄花,卖出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价。
▍杨旗 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黄花种植基地负责人
“今年(黄花的收购)价钱,最低不低于2.8元,我记得前年才1.5元多,去年就超过2元了,今年最低不低于2.8元,最高的3元多,所以说黄花价格是一年比一年好。”
黄花的“餐桌”越做越大,黄花的旅游潜质也被不断挖掘。
目前,在大同市投入近亿元打造的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火山天路、忘忧大道、忘忧农场等23个精品旅游点,带动旅游收入超过2亿元。有600多年种植史的小黄花,今天成了让乡亲们致富的“幸福花”。
再赶考 新担当 |《协调·内生特点》
【新型城镇化】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村正在日益拉近与城市的距离。
山西着眼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上持续发力。
同时,山西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协调发展。
午后,阳城县寺头乡,一半热闹非凡,另一半安静祥和。
城镇建设和特色产业有序融合发展,让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小而美、小而强,且发展动力更加充盈。
▍田新德 晋城市阳城县寺头乡安上村村民
“我现在正在摘桑叶喂小蚕,一年在家门口不出去打工,喂四季、五季蚕,就可以挣到十来万。”
没有城市的集聚效应和区位优势,如何错位发展?
新型城镇化格局中,小城镇发展路在何方?
这一片片茂密的桑林,一只只白白的蚕茧,一幅幅精美的丝帛,是独属于寺头乡的精神和气质,也是阳城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给出的答案。
▍段丽 山西禹珈豪丝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阳城有五万亩桑园,近三万多蚕农从事蚕桑的种养殖业,公司目前有200多名工人,在从事缫丝生产,98%以上是我们本地乡镇附近的一些村民,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相当不错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就是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乡镇的集市,你去看一下,还是特别热闹的,因为大家都不需要再出门打工,特别有生活气息的。”
蓬勃发展的蚕桑产业,是寺头乡发展的“里子”,围绕着蚕桑产业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是“面子”。精准定位,产业赋能,赢了“面子”,得了“里子”,就走对了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这门从汉代起就是当地百姓安身立命的技艺,为新型城镇化写下了新的注脚。
宜居宜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阳城的寺头乡发展产业解决了“宜业”的问题。如何解决“宜居”的问题,山西黎城开出了“城市更新”这一剂良方。
▍长治市黎城县居民
“我是外地嫁来的,以前我一来黎城,说这个县城这么小、这么破,通过这几年发展,修了这么多路,这么多公园,现在扬眉吐气了。”
“简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黎城现在不像一个小县城,反而像一个南方开放的市。”
黎城,是黎侯古国故地,也是太行革命老区。黎城、寺头等县城和小城镇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山西推动全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美丽缩影。
九天阊阖开宫殿,优化布局蓄动能。山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发展后劲,一个打破区域界线、消除城乡藩篱的新时代,正奔腾向前、活力无限!
播出时间表
第一集《全方位·高质量·新突破》
首播:山西卫视 10月1日19:35
重播:山西经济与科技频道 10月2日13:00
黄河电视台 10月2日22:00
第二集《创新·第一动力》
首播:山西卫视 10月2日19:35
重播:山西经济与科技频道 10月3日13:00
黄河电视台 10月3日22:00 第三集《协调· 内生特点》
首播:山西卫视 10月3日19:35
重播:山西经济与科技频道 10月4日13:00
黄河电视台 10月4日22:00
第四集《绿色· 普遍形态》
首播:山西卫视 10月4日19:35
重播:山西经济与科技频道 10月5日13:00
黄河电视台 10月5日22:00
第五集《开放· 必由之路》
首播:山西卫视 10月5日19:35
重播:山西经济与科技频道 10月6日13:00
黄河电视台 10月6日22:00
第六集《共享· 根本目的》
首播:山西卫视 10月6日19:35
重播:山西经济与科技频道 10月7日13:00
黄河电视台 10月7日22: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