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亮:让平定砂器走向世界

  • 发布时间:05-07 10:18
  • 新闻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 责任编辑:王婧

    追梦人语:要为砂器传承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一抔泥土、一团烈焰、一张转桌、一把刻刀,这些与张宏亮结伴20多年。作为国家级非遗平定砂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宏亮现在有着各种头衔,但他始终保持着与砂器一样质朴的性格。

    5月5日记者见到他时,他还是保持着一如从前的状态。

    在他眼里,可以传承的是砂器蕴含的艺术价值和质量内涵,而不是这些响亮的头衔。“因为人活着总要干点什么,以后总要留点什么。”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坚守初心,让砂器博物馆填补国内空白

    4月18日,刚刚从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赶回来的张宏亮,风尘仆仆。但说起交易会上的情形,他却眉开眼笑:“咱的砂器是原生态的,带去的100多件产品很受欢迎。要不是赶着回来谈校企合作,我还能给参展人员多介绍介绍咱的产品。”

    张宏亮口中提到的校企合作,正是他思考如何进行砂器传承的具体实践。一个月前,阳泉市两所学校就多次与张宏亮对接,可他整日在外奔波,合作事项一拖再拖。

    这次,三方就如何开展砂器学科设置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此,张宏亮认为,校企合作,是培养传承人最实在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他坦言:“哪怕学砂器工艺制作的只有10个人,但最后能有2人执着并耐得住寂寞,从事砂器工作,我都是开心的。因为,后继有人才是传承的根本。”

    雄心壮志,踏实奋斗,都体现在张宏亮的身上。10多年来,除了重视传承人的培养,建设砂器博物馆也是张宏亮最大的心愿。

    正在建设中的近500平方米的博物馆内,几件大型的制作砂器的器具摆放在地上,多个放置藏品的柜子也基本到位。为了完成这个心愿,张宏亮走南闯北,先后到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砂器产地,千寻万选了近2000件藏品,这些藏品中时间最早的当属仰韶文化时期的砂器。

    对于张宏亮的执着,有些人不理解,花时间、费精力,不就是找些罐罐壶壶?有的还是碎片……听了这些话,他却说:“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目标,我花10多年的时间建设这个博物馆,把平定砂器、山西砂器、全国砂器的魅力展现出来,填补国内没有砂器博物馆的空白,就是为了在陶瓷史上留下砂器的印记,给后人多留些文化印记。”

    勇于创新,让平定砂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970年出生的张宏亮成长在一个陶艺世家,父亲张聪是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的刻花瓷传承人。张宏亮耳濡目染,从小就十分了解平定砂器的历史,并与砂器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90年代,张宏亮在其父影响下,开始介入砂器制作。1996年,张氏砂器陶艺坊创立,张宏亮与父兄共同从事刻花瓷制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宏亮走上了专门研究砂器的道路。

    这条路走得并不平顺。时代在变迁,实用又美观的玻璃和不锈钢等现代炊具受到百姓青睐,传统的砂锅渐渐被冷落。曾经让平定人引以为豪的砂器走向低谷,各家砂货厂也相继关门。

    “如果不改良,就不可能发展。”那时的张宏亮想到了创新,他坚信即使一个人也要撑起平定砂器的一片天。

    2002年,一位荷兰商人到平定订购传统砂制的花器,要求是“不能渗漏、口径大而圆、底部小而薄、外表要光洁”。为了达到客商的要求,起初,张宏亮请来平定烧制砂器最好的老艺人来帮忙,但都以失败告终。无奈,只好自己建窑烧制。平定砂器可借鉴的文字记载很少,基本靠的是口传心授。烧制过程中,所有的工序都要张宏亮一个人试验。他先后建了10来座窑,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几乎倾家荡产。

    事非经过不知难,面对冷嘲热讽,百味杂陈的张宏亮咬定青山不放松,数年如一日地研制。经过上千次试验,2005年3月,终于烧制出能满足外商要求的砂器。第二年,当6000余件漂亮的产品交给荷兰外商时,张宏亮哭了:“虽没赚到钱,但为平定砂器赢得了尊严和希望。”

    与外商的成功合作,更坚定了张宏亮创新的信心。经过不断研究,张宏亮研制出无辐射釉彩喷砂工艺,填补了平定砂器无釉彩的空白,改善了品质与品相。为了让平定砂器不再“黑乎乎”,张宏亮不断尝试新工艺和原料配方,糅合了剪纸、刻花、雕塑、书法等新元素和新工艺,平定砂器渐渐“靓”了起来。

    2008年,张宏亮与他的砂器一起被省工艺美术协会邀请参加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期间,客商对他的产品大加赞赏,平定砂器引起广泛关注。之后,他又陆续参加了世博会、文博会、中博会、农博会、旅博会等大型展会,并多次获奖。部分产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山西民俗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各式各样的博览会,使平定砂器声名远播。

    2009年6月,平定砂货烧制工艺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月,张宏亮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年6月,张氏砂器陶艺坊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奋斗无止尽。近两年,“冠窑砂器”在全国乃至世界“响”了起来。但对于这些“光环”,张宏亮还是淡定地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我感到唯有改革创新、踏实肯干才能闯出一番天地。今年,我力争在6月份让砂器博物馆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知晓砂器。梦想照亮前程。今后,我更要为传承砂器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区委书记崔向松在忻州华瑞农副产品转运中心调研​

2019年05月06日忻府新闻——区委书记崔向松在忻州华瑞农副产品转运中心调研​

忻州广播电视网  05-07 10:12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圆桌峰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辞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7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

新华网  04-28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