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山西非遗博览会即将启幕

  • 发布时间:07-19 10:47
  • 新闻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 责任编辑:王婧

      本报7月18日讯(记者 孙轶琼)山西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全国非遗大省之一。今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简称首届山西非遗博览会)将于7、8、9月间在太原、忻州、晋城、临汾四市分阶段举办。本届非遗博览会由省文化厅、省旅发委、省工美集团共同主办,活动主题为“保护·传承·转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首届山西非遗博览会分为开幕式、“长城博览”非遗展示系列活动(忻州市)、“三晋瑰宝”非遗精品与非遗文创作品展(太原市)、“大美太行”戏曲曲艺荟萃(晋城市)、“黄河之魂”传统音乐展演(临汾市)、闭幕式六个部分,14项专题活动,有200多个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与,是全方位展示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成果,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的博览盛会。

      本次盛会有四个特点:

      一是呼应“文旅融合”,创新设置展区。山西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有机相融,将更有助于展示山西多样立体的文旅形象,创新性地将展会直接办在三大旅游板块的代表性景区,分别选取了雁门关、司徒小镇和壶口瀑布三个点开展重点活动。与此同时,还将增强展会的交易合作功能,激活展会市场化运营,为适合驻场销售、驻场展演的非遗项目与景区牵线搭桥,推动项目在景区扎根,与景点联姻,促进双方长期交流合作。

      二是丰富办展内容,体现非遗大省魅力。本届非遗博览会选取了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中医药等7大类别200余个非遗项目,以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为主,可以说,展示类项目文化含量高、展销类项目实用性好,展演类项目观赏性强、技艺类项目参与度高。比如在“长城博览”板块的忻州市雁门关景区,将举办传统武术表演,组织了形意拳、心意拳、洪洞通背缠拳、文水长拳等项目展演,既强身健体又各具特色;《巧手匠心》传统手工艺作品及中药炮制技艺产品展,包含了漆器、瓷器、铁器、石雕、砖雕、木雕和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等项目,都和群众生活日用息息相关;在“大美太行”板块的晋城市司徒小镇,将举办《山西味道》互动展销,晋酒、晋醋、晋面、特色小吃等集体亮相,让游客充分体验“舌尖上的山西”,留下独特的“山西记忆”。可以说,本届非遗博览会是好山好水好景致、好看好玩好心情,将全方位地展示非遗文化大省的魅力。

      三是优化参展结构,打造特色看点。本届非遗博览会力求展演、展示、展销兼容,静态与活态并举。在壶口瀑布景区组织了“黄河之魂”《盛世鼓舞》锣鼓展演、《黄河情韵》吹打乐展演、《歌动黄河》民歌展演;在晋城举办《梨园新秀》山西省青年戏曲演员展演、《歌颂新时代》曲艺新创节目展演等,以丰富的演出活动为山河增色,为游客带来超值的旅游体验。在晋城司徒小镇《太行风情》传统美术展销活动中,还特别设计了方便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比如面塑、泥塑、剪纸、刺绣、砖雕、木雕等,希望大家能带着孩子走进博览会,亲眼、亲手接触非遗,让下一代感受到融入人类智慧、才艺和创造力的非遗项目,在心灵种下非遗的种子,种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是非遗握手现代生活,体现非遗时代价值。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源于民间,更要回到民间。让非遗走进生活,让大众了解非遗,一直是所有非遗传承人和文化部门的着力方向。比如,在博览会太原展区举办的《非遗即生活》非遗文创产品展,将依托省内文创企业、文博单位、设计机构,展出一批具有实用性和市场前景的文化创意产品,也将较为全面地展示山西非遗融入群众生活、消费、娱乐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非遗博览会各类文化礼(文创产品)、美食礼(非遗技艺美食)和生活礼(非遗生活产品),将为广大群众再次传递一种信息。非遗绝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它可以是我们听得见、看得着、带得走、用得上、欣赏得了、享受得了的生活日用品。我们来了、看了、参与了、加入了,尊重它、欣赏它,那么每一天都可以是非遗的节日、文化的节日。

      首届山西非遗博览会致力通过展览展示,搭建省内重点旅游景区和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深度交流合作的互动平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建设,为推动山西文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旅强省贡献力量。

    链接

      数说我省非遗保护情况  截至目前,我省进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项目有116项,代表性传承人150人,项目保护单位168个,位列全国第三。

      进入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项目537项,代表性传承人815人,保护单位942个。一大批项目和传承人进入市、县级名录,贯通中央、省、市、县四级的非遗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基本形成。

      全省现有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即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2年设立了碛口、河曲、上党(晋城)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始多点探索非遗的区域性整体保护路径。

      2017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中,提出“建设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全国首次提出在“全省域”范围内对文化生态进行整体保护,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富有挑战的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帮助下,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为提升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2015年至今,我省已累计选派670余名传承人参加了多门类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五台山景区管委会组织人员赴繁峙县调研观摩​

2018年07月17日忻州新闻——五台山景区管委会组织人员赴繁峙县调研观摩​

忻州广播电视网  07-18 10:24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调研组来忻调研​

2018年07月15日忻州新闻——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调研组来忻调研​

忻州广播电视网  07-16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