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东:执着的追求

  • 发布时间:03-31 16:42
  • 新闻来源:
  • 责任编辑:王婧


    郝建东,男,1968年生,山西省忻府区人,忻州市北路梆子剧院二级演员。雁门剧社社长,山西省剧协理事,忻州市剧协副主席,忻府区政协委员。

    荣获第二届中国戏曲红梅奖演唱大赛金奖,并获"红梅之星"称号。山西省戏剧"杏花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主演的戏曲电视剧《画龙点睛》获"飞天奖"。主要代表剧目有《血手印》、《穆柯寨》、《齐王拉马》、《画龙点睛》、《程婴救孤》。


    编者话:郝建东是忻州市北路梆子剧院的一名优秀须生演员,同时也是北路梆子新一代演员的代表。他的演唱高亢激越又不失优美细腻,字正腔圆,能恰到好处的塑造出人物的个性,深受专家好评并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他不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勤奋好学而且还能够勇于创新、开拓奋进。成功创办了民营社团雁门剧社,9年来,剧社演出400多场,足迹遍布三晋大地,同时培养了一批年轻的艺术骨干,为北路梆子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扎根沃土普新篇

    在忻州北路梆子艺术团体中,作为民营社团的雁门剧社独树一帜,在群众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这一切要从社长郝建东说起。他不仅在台上光彩四射,在台下也是那样英俊、潇洒、气度不凡,浑身充溢着一股勃勃生气。说起雁门剧社的发起动因他说:“那还得从我的演唱专辑谈起”。

    2003年郝建东出版了他的专辑,他的唱腔既继承了李万林、翟效安等老一辈艺术家高亢激越的声腔特色,又广泛吸收晋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等剧种的流畅、优美,字正腔圆,与时代的审美意识相契合,一上市就受到欢迎。

    演唱专辑的畅销,让他受到巨大鼓舞,他感到自己能挑重担了。组建剧社的想法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迈出这一步了。

    郝建东深知,这是自己给自己出的一道难题。就他个人而言,他已是响当当的名演员,搭别人的班子,只管唱戏,他也是酬劳颇丰。但他却有自己的壮志宏图。他认为:北路梆子虽说是大剧种,但全省只有三个团,比起中路梆子,就要开疆拓土,重振大业,要在竞争中凭自己的实力,在市场再分配中占领阵地扩大地盘,打出北路梆子的威风来!

    他给自己的团体命名为“雁门剧社”,以“抢救文化遗产,振兴北路梆子,弘扬民族精神,服务广大群众”为宗旨,以一社、一团、一校为载体,以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为后援,以出人出戏走正路开创北剧新局面为目标,脑子里已在绘制新蓝图,至于个人得失,他是从不考虑的。

    郝建东和他的副手们迈开双腿上下求索,对上争取到了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各级领导对剧社的重视和支持;对下挑兵选将,他的用人原则是:尽量选用那些不很出名但很有艺术潜力的青年演员,培养他们尽快成才;为应对市场,建立强大的后援阵容,在艺术上、经济上、社会影响上,形成合力,奠定牢固的基石,他特邀原国家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曲润海担任艺术总顾问,北路梆子老艺术家李万林、翟效安担任艺术总监。

    特邀原电子工业部部长张挺、北京聚丰宾馆董事长刘福堂、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崔永柱等社会名流担任名誉社长。通过企业家赞助、社领导集资,共筹款40万元,购置了演出需要的服装。

    剧社实行股份制经营,工资待遇和绩效紧密挂钩,体现了每个人的自身价值,调动了全体演职员的积极性。他们用较短时间,集中排出《血手印》、《穆柯寨》、《画龙点睛》、《齐王拉马》等14个优秀剧目,立即抢抓机遇,占领市场,为老百姓送戏下乡。

    作为领导和主角他首先身体力行。每场演出他都是精力饱满,严肃对待,每到一地,他主演的《穆柯寨》总是打头炮戏,庙会最为隆重拥有观众最多的正场晚上是他主演的《画龙点睛》或《齐王拉马》,最后一场收尾戏也是他主演的《金水桥》,观众对他们的精彩演出不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有些戏迷朋友对他的唱腔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要请他吃饭,与他合影。

    剧团全体演职员在他的带动下都把观众当成“上帝”,连续八个月,剧社演职员东奔西忙,南北转战,人困马乏,很少有回家与亲人团聚及过问孩子学业的机会和闲暇;但面对热情的观众,他们在心里暗暗表示:对不起谁也不能对不起老百姓!在台上,他们一丝不苟,高度敬业;在台下,他们帮房东扫院、提水,给老百姓留下良好印象。每到一处,进村时老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走的时候老百姓恋恋不舍,依依惜别。有的地方戏还没唱完,村干部就拍板表态:明年还是你们!演出中,干部群众经常把整猪整羊送到剧团灶上,非要让改善伙食,再三叮咛:吃好,歇好。老百姓的深情像一股股清泉,滋润着剧社演职员的心田,他们也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为老百姓送上精神食粮。

    戏曲艺术的市场在民间,是老百姓养育了艺术家。为此雁门剧社这支戏剧新旅在一贯尊师重德的社长郝建东带领下,不仅把精品剧目精心的带给了观众,还把老八路的优良作风带给了观众。在晋剧的中心区域刮起了“北路风”,出现了“北路梆子”热。

    回顾这些年的路,社长郝建东深有感触地说:“常香玉老师说'戏比天大',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对我们自身而言,我还要补上一句,老百姓'更比天大!'过去北路梆子只能往北走,现在只要老百姓喜欢的地方,我们就要走过去!”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