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面塑艺术的传承者

  • 发布时间:04-12 17:20
  • 新闻来源:
  • 责任编辑:王婧


    张桂英,1949年出生,山西代县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编者话:她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成长为面塑传承大师,她的面塑艺术研制的既有形的精美,又有神的韵味,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性。

    代县面塑是一种源自民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用小麦面粉蒸制造型的艺术品,它扎根于民间,一直为百姓遵循、沿袭和民俗活动紧密相依,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祀祈福时的必备之物。代县新高王街村的张桂英传承祖上面塑艺术,成立了“代县面塑艺术研究中心”,使这一传统技艺再放异彩。张桂英祖上三代从事面塑艺术,她采用的是家族传承的方式,她的面花艺术承袭民俗文化传统,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从张桂英记事起,她就跟随外祖母、母亲参加村里的一些红白事筵、民俗节日的捏花馍、剪窗花等活动。母亲生育了四个子女,两个哥哥都因上学走了出去,而姐姐也在十八岁时早早嫁人,家里只留下年幼的小桂英跟在母亲身后。由于母亲42岁时才生下张桂英,她又是家中最小的姑娘,自然把小桂英当掌上明珠来疼爱。在那个年代,家里虽疼爱,可是对上学却是毫不含糊,只供男不供女,聪明伶俐的张桂英就跟着母亲,在做针线活,剪纸、绣花中度过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最重要的是,她跟着母亲还学会了制作面塑,而特别是面塑中的寒燕成为了她发扬传统民间技艺的绝活。


    [SITESERVER_PAGE]


    代县面塑中最具特色的叫“寒燕”,乍一听,以为寒燕是一种燕子,其实寒燕的内容很丰富,有动物、飞禽、瓜果、人物等,清明节捏寒燕的风俗在代县源远流长,相传是为纪念晋国先贤介子推而起。到宋代已有文字记载:“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

    在那个食不裹腹的年代,代县的传统民间风俗却是一直沿袭,并没有因为粮食的匮乏而淡化,一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情感的寄托,张桂英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跟着母亲把面塑做的像模像样,由于她注意观察小动物的神态,所以她捏的寒燕方不盈寸,精巧别致,很受群众欢迎。

    在闲暇之余,十五岁的张桂英还要到野外去挖苦菜。有一次,张桂英去滹沱河边挖苦菜,本来背篓里满了,正准备转身回家,突然河中发下大水,咆哮的河水滚滚而来,反应快的张桂英赶紧把还在河中的一条腿拉出来,连哭带喊跑回家,免受了一场灾难,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的张桂英惊惶失措。从此,母亲再困难也不许张桂英去挑苦菜。20岁那年,张桂英结婚了,本指望结了婚可以改变一下命运,但婆家也是一户穷人家,结婚时的被子衣服都是借别人的,等到她满心欢喜的以为可以吃上一顿好饭时,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捂热的衣服和被子,三天后竟被人要走了。

    当了媳妇的张桂英只能把苦水往肚里咽,结婚后的她更加忙碌了起来,除了偶而给街坊邻居过时过节做面塑外,生儿育女孝敬老人更成了她的责任。正当张桂英焦头烂额之际,太钢招工,丈夫被选上了,家里的重任就全落在了她身上。张桂英既当男又当女,她不仅种地喂猪,还把家里的旧房子拆了盖起了崭新的大瓦房。就在这时丈夫的单位办理农转非,城里分下了房子。


    [SITESERVER_PAGE]


    自此,张桂英全家包括年迈的婆婆和母亲都跟着她来到太原生活,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张桂英一过又是十年。本以为自己心爱的面塑手艺来到陌生的环境从此会丢掉,却万万没想到,峰回路转,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又重新拾起了多年的技艺。

    2009年2月,中国首届花馍艺术节要在山西举办,作为山西食品文化正宗传承者,中华老字号“双合成”要找寻一位做面塑的老艺人,而张桂英的女儿正巧在“双合成”工作,声名在外的代县面塑让老总找到了她。听了总经理的要求,张桂英挽起袖子干了起来,不到一天,她就把面塑作品放在了老总的面前。

    张桂英做的正是清明节纪念介子推的寒燕“子推燕”,她把众多造型各异的寒燕穿在柳枝上,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十位评委老师在众多作品中一一挑选,当看到“子推燕”时,都惊讶的合不拢嘴,结果十个评委十个满分,金奖张桂英当之无愧地拿到了手。

    张桂英的寒燕饱含着人类对情感的直接表现,又通过想象塑造出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富有鲜明的地方韵味和特色。同年10月份,她又参加了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这次交易会上,她又以作品“十二生肖”获得展示及表演金奖。张桂英重新返回面塑艺术的舞台,通过大胆的艺术想象,塑造了一个个质朴、逼真的艺术造型,充分展示了当地丰富的民间饮食文化及民情风俗。

    然而在“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博览会”上的一次经历却让她刻骨铭心。那是张桂英第一次去杭州,当时作品一亮相,很快受到评委的关注,称赞她的作品是原汁原味的正宗。评委口中的原汁原味,是指面塑作品难度最大的“蒸”,代县面塑正是采用传统“蒸”的方法,使面塑立于行业的首位。“蒸”首先是把面发好,新鲜纯碱上均匀,放入锅中大火蒸制,出来后不能变形,再通过着色描绘的艺术创作手法,一个个逼真的艺术造型就呈现在观众面前。


    [SITESERVER_PAGE]


    但是就是这一次,让张桂英吃了一亏,也长了见识。张桂英的作品一个是“爬娃”,一个是“辨不清”,本来憨态可掬,引人注目,但张桂英左看右看还觉得面不光滑,于是她灵机一动,把发胶拿出来,在面人身上喷了又喷,这下,面人浑身发亮,可评委脸上蒙上了灰,结果,好端端的金奖作品,硬是在张桂英的“聪明”下勉强得了个优秀奖。

    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让张桂英在面塑技艺方面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从此,她潜心研究面塑艺术,总结经验,通过展览会、旅游推介会、旅游景区展示等各种方式积极将代县面塑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朴素的民间艺术,让代县面塑走向一个鼎盛时期。

    2010年,代县面塑成功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0月,张桂英带着她的面塑作品也参加了“天津大学校庆150周年及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活动”,得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和外国友人、大学生的一致好评。张桂英的“寒燕”在天津大学校园里引起了轰动,学生们更是情绪高涨,让可亲可敬的“张妈妈”传授面塑技艺。

    2011年11月,台湾一行60人来山西参观,张桂英的作品“十二生肖”被台湾艺术馆作为艺术品永久收藏;2011年3月12日至5月12日,“代县张桂英民间面塑、民间艺术展”在山西民俗博物馆举行,这次展出的面塑作品共40件,这是代县面塑首次在省城集中展示,让观众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而且让人们获得了美感,陶冶了情操。2011年至2013年由张桂英研制的“面塑胸花”连续两届参加了“中国雁门关国际边塞文化旅游节”,获得了中外嘉宾的广泛好评。2012年,张桂英成为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张桂英的影响下,她居住的涧河社区精神文化生活搞的是丰富多彩。为了在社区群众中提倡敬老爱老,让居民了解文化遗产的传承,举办了“孝文化”传承培训。张桂英通过讲座,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对社区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张桂英的热情,给小区带来了勃勃生机,她的作品得到了涧河社区和杏花岭区的高度重视,在2013年,区领导准备将张桂英的面塑在全社区推广,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民间技艺,让代县面塑这一珍贵的民间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张桂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通过灵巧的双手,把代县面塑这一承载着民俗文化内涵的艺术带进人们的视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让代县的民俗文化在面塑中得到浓缩和积淀,以它绝美的身姿在艺术的海洋中熠熠生辉。


    (王艳军)


分享到:

相关新闻